搬家启示录(新民)
本文原刊于《举目》官网言与思专栏2017.09.11
半百人生,搬家好多次。每次搬家,都是一次无法回头的告别,也是不乏诗意的人生驿站。
儿时跟父母搬家,从河堤边稻田间的茅草房,搬到北面村头最东边的丘陵脚下。彼时彼景的田园风光,可谓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。那个老屋场如今荡然无存,物不是,人亦非,只剩下丛生茅草掩映下的家母坟冢。相隔不远,是英年早逝的家父安息之地。每逢返乡吊唁,直给我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的萧瑟感。
考入县城高中,第一次离家在学校住宿。每隔一两周来回十几里地,回家扛米到学校的矫健步履,依然轻盈地重播在记忆库的私家影院。长个子的高中时代,我总是以超越的速度,把碗中的饭粒吃得干干净净,毕竟深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珞珈山读大学期间,大一住老宅舍四楼。到了大四,早已换住一楼了。楼台外面逢春爆放的树树樱花,与摩肩接踵的远近游客,深藏在脑海深处的天之骄子影集篇,体会类似“东风夜放花千树”在随风零落前的盛况。
最远的一次搬家,需要乘波音飞机跨越太平洋,只身来到美利坚,一个被形容为坐在汽车轮子上的世界民族之熔炉。从求学到谋职,从结婚到生子,人生内容一再改写。5年读研先后寄居3所公寓,从恩格武德,到里斯本,到文斯皮尔,道道街景,历历在目。
毕业后来到花园州工作,在离大发明家爱迪生纪念塔相望不远的公寓楼住满3年,贷款买了人生迄今唯一的一栋房子。这栋房子奠基在妻子出生后,落成在我出生时。当时看见这栋三旬年岁的房子,心中涌出圣经《诗篇》里感激上帝的美词:“用绳量给我的地界,坐落在佳美之处;我的产业实在美好”。(《诗》16:6)
记得搬进房子后做的第一件改造工程,就是在后院设置两个秋千架。后来在边上加盖一个小木屋,并种上几颗竹子。如今竹林一片,与秋千架,成了一道谷歌地图可见的暂时风景。苏轼有知,一定称许,因为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。
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,秋千架几乎废置不用了,只是偶尔随风摆动,唤起我们那些令人玩味、流金溢彩的岁月。“飘扬血色裙拖地,断送玉容人上天。下来闲处从容立,疑是天宫谪降仙”。3个孩子像天使来了,又先后离家走了。
工作期间,经历几次公司搬家。上班3年后,公司南迁10英里,到可容纳近千人的崭新研究大楼。许多年后,公司被兼并,新楼成旧楼。旧楼整修的两年间,我们不得不搬出搬进。每次搬迁,东西越扔越多,人员越裁越少。履新数月的公司,在今年劳动节后也乔迁新址,到附近一个人工湖边的玻璃窗楼层。
搬家,就这样成为人生一个接一个的里程碑。对天路客旅,更是一个又一个朝圣的祭坛。
亚伯拉罕蒙上帝呼召,离开家乡吾珥,转道哈兰,南下迦南,甚至一度去埃及逃荒。回到应许地迦南,过着挪移帐棚的游牧生活,每到一地,必筑坛敬拜一路施恩与带领他的上帝。虽然上帝应许赐地为业,但亚伯拉罕毕生以客旅的身份寄居,没有真正拥有那片土地,直到过了5个世纪,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人离开寄居的埃及,终于来到迦南得地为业。
第一世纪的使徒保罗,被主拣选,成了为主得人的渔夫、外邦人的光,背起简易行囊,风尘仆仆,足迹遍布地中海周边的巴勒斯坦、小亚细亚和希腊罗马等地。历世历代的宣教士前仆后继,离乡背井,远走异国他乡,弘扬福音真道。他们跟许多的信心伟人一样,好像居无定所,是世界不配有的人,但却得了不能震动的国,终生仰望天上一个更美的家乡。
耶稣基督,曾经从天上搬家到地上。使徒约翰见证说,“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们中间,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。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,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”(《约》1:14)。主耶稣住在我们中间,乃是真神的儿子取了人的样式,如同支搭帐棚,住在人间,成为“以马内利”(即上帝与人同在),应验旧约先知以赛亚的预告。主耶稣的历史性搬家,乃是为了寻找拯救失丧的人,回到父家。
我们第一次搬家,是从母腹哭哭啼啼来到摇篮。我们最后一次搬家,不是从人间搬到坟墓,乃是从死荫的幽谷回到天上的父神那里。地上的搬家,东西往往越积累越多。搬迁天家,可以说地上的物品一件都带不走,连血肉之躯体,都必须完全卸下。唯有灵魂单刀赴会,凭信心当通行证,来到上帝面前。
传说已故美国总统亚当斯晚年,身体每况愈下,有朋友问候他,他如此诙谐回答说,房屋年久失修,最近透风漏雨,不堪久住,看来快要搬家了。
是的,圣经形容身体如同帐棚,圣徒离世如同搬家,披上复活不朽的新身体。“我们原知道,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,必得上帝所造,不是人手所造,在天上永存的房屋。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,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,好像穿上衣服;倘若穿上,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。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,并非愿意脱下这个,乃是愿意穿上那个,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。”(《林后》5:1-4)
等在我们面前的人生最后一次搬家,将是何等波澜壮阔的惊喜之旅啊!
作者旅美逾30载,生化博士,道学硕士,从事新药研发,热衷福音布道。
联系我们
投稿:editorial@oc.org,请务必注明“投稿给《举目》”。并附中英文姓名、笔名(若不想用真名发表)、电邮、地址及作者简介或相关照片。
转载:请先致邮editorial@oc.org获得许可,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。